项目来源: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
项目名称:《道路基础设施BIM理论与应用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
项目编号:S2107140(课程编号)
项目周期:2021.7-2022.6
项目摘要:
《道路基础设施BIM理论与应用》是道路基础设施在数字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要涉及到的问题,道路基础设施BIM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,建设质量以及工程管理等问题。该课程的建设意义是通过对道路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,促使学生掌握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》及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》的基本知识,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,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。
课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:(1)梳理课程体系,融合思政元素:从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出发,加深学生对国家战略需求的认知和判断;从当前热点、难点问题出发,探讨解决办法中的价值观和思维;从中国路、中国车、中国桥等中国元素中彰显四个自信。(2)强化社会服务,激发专业自信:结合国家交通发展战略、重大工程项目中本专业贡献的讲解,挖掘专业对行业发展的贡献,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。(3)探索多元教学,实现价值引导:优化教师教案,加强思政导向的学习内容,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,通过开放考核的形式督促和引导学生“专业+思政”学习,并将无人机倾斜摄影、GPS、北斗、全站仪、BIM设计软件、各类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软硬件设备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,构建基于智能测绘和BIM路线三维设计野外实习方案,提高学生的动手、研究探索能力。(4)落实显隐结合,实现协同育人:将交通强国战略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课程教学,潜移默化、显隐结合,协同培养政治素质高、专业能力强的交通类专门人才。(5)重构评价方法,加强示范辐射:采用过程与结果、定量与定性、个人与团队、科学与人文、能力与素养“五结合”方式,根据思政点与教学内容构建关系矩阵,采用PPT汇报、小组讨论、小组现场操作、实习报告、动画演示、圆桌交流等方式,和学生互相分享课程体验及对学科发展动态、国家战略需求的认知和判断,测试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。通过与相关高校紧密互动交流,举办校内外思政教学研讨会,承办行业业务培训班等方式,持续扩大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影响力。